如何让创平台作者赚到垄断打破钱和铁粉都
说真的,现在的创作者经济模式简直就是在"打白工"。我们辛辛苦苦创作内容,平台坐享其成;粉丝天天捧场,最后啥好处都落不到自己头上。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为他人作嫁衣裳"吗?但Luffa这家公司,正在颠覆这个不公平的游戏规则。
粉丝经济的困境:我们都被平台耍了
想想看,你在社交媒体上给喜欢的博主点赞、评论、转发,这些行为都变成了平台的赚钱工具。更气人的是,数据显示全球5000多万创作者里,真正能靠创作养活自己的少得可怜。这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数字殖民主义"理论——我们的情感和互动,正在被平台无偿征用。
Web3本来承诺要改变这一切,可大多数项目都把顺序搞反了。先搞金融噱头,再做社区建设,结果就是一堆空气币和僵尸社群。这就像盖房子先装吊灯再打地基,能不塌才怪呢!
Luffa的破局之道:让粉丝变股东
Luffa的思路特别有意思。他们把粉丝的支持行为量化成"文化贡献值",就像你在公司里干活能拿股票期权一样。我特别喜欢他们的"粉丝行为证明"机制——你去看线下活动、完成社区任务这些真实互动,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权益。
记得去年我去参加一个独立音乐人的线下演出,要是当时就有Luffa这样的系统,我的到场支持就能转化为对这位音乐人的"投资"。这可比单纯花钱买周边酷多了,因为这意味着我真的成为了这个文化社区的一部分。
数据隐私:创作者经济的命门
说到数据所有权,这绝对是创作者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Luffa从产品设计之初就把隐私保护放在首位,这种前瞻性让我印象深刻。现在各国都在出台数据保护法案,那些把用户数据当免费午餐的平台,迟早要被时代淘汰。
真实互动:抵御作假的终极武器
Luffa最打动我的是他们对"真实互动"的重视。通过线下签到、实物兑换这些无法造假的场景,他们建立了一套可靠的声誉系统。这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更信任那些真打实干的人一样,虚拟世界也该有这种判断标准。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NFT项目,结果发现90%的互动都是机器人刷的。这种体验让人特别沮丧,也让我更加理解Luffa这套机制的价值所在。
写在最后:创作者经济的未来
Luffa让我看到了创作者经济真正的可能性——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多方共赢。当粉丝的支持能够转化为实际权益,当创作者不必再看平台脸色,我们才能迎来真正繁荣的文化生态。
本文作者熊榆教授的经历本身就很有说服力。作为连续创业者和学者,他带领的团队正在把这个愿景变成现实。说实话,在这个充斥着短期套利的行业里,能遇到这样坚持长期主义的项目,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责任编辑:链闻)
-
作者:李南南,来源:《得到头条》稳定币为何引发全球关注?这两天刷新闻,稳定币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简直高得离谱。说实话,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我看到各种报道也是五味杂陈。一边是美国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这样的重磅政策出台,一边是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在8月1日生效的消息,更有甚者,还有不少打着稳定币幌子的金融诈骗案不时冒出来。什么是稳定币?官方定义总是那么冰冷: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 ...[详细]
-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亚洲加密货币市场的这些数据时,着实被震撼到了。这个被我们习惯性称为"发展中地区"的地方,正在上演着一场数字金融的完美逆袭。特别是印度、菲律宾和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的故事,简直可以拍成一部精彩的商业纪录片。数字背后的真实故事表面上看,中亚、南亚和大洋洲(CSAO)在全球加密市场的份额还不到20%,但数字从来都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就像我在印度街头看到的场景一样:一个卖奶茶的小贩熟练地... ...[详细]
-
朋友们好啊,又到了周五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日子。说真的,每到周五我就特别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毕竟周末前的市场总是暗藏玄机。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有意思,明明保持着震荡上行的节奏,但每次突破新高后就是不愿意痛快地延续涨势。市场情绪微妙变化按照我这些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欧盘突破新高,美盘本该顺势跟上,凌晨再做适当调整。但是最近两天这行情可不太老实,欧盘突破后美盘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死活不肯迈大步子。这种走势让人... ...[详细]
-
记得FriendTech刚上线那会儿,我就在推特上吐槽过这个平台本质上就是一场"劫贫济富"的游戏。那些在加密圈里本就吃得开的KOL们,轻松就能通过交易费赚得盆满钵满。说实话,我自己随便玩玩都赚了两千多美金,可见这个机制有多离谱。但让人意外的是,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透明竟然也能在这个平台上崭露头角。比如这个叫Levi的哥们,他的Key价格居然涨到了8000美元!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他发明了一套"友谊... ...[详细]
-
还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11月吗?比特币价格冲上6.9万美元的历史高点,让多少人彻夜难眠。转眼间22个月过去了,现在市场上最热议的话题莫过于:下一次比特币狂飙何时到来?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发现历史确实在给我们传递重要信号。惊人的时间规律:比特币的周期性密码仔细梳理比特币价格走势图,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2015年1月、2018年12月和2022年11月的三次底部,每次间隔都是... ...[详细]
-
太振奋了!今天直播间带给大家的操作建议又一次精准命中目标。说实话,看着行情这么配合,我自己都忍不住想给自己点个赞。还记得上午在直播间说的吗?比特币26203现价布局多单,这不,稳稳当当涨到26700,500个点的利润轻松到手。以太坊也是同样的节奏,1588进场1630止盈,40个点的空间一点都不含糊。这种感觉,就像看着自己精心培育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特别有成就感。行情这么好,手把手教你把握机会说实... ...[详细]
-
最近香港金融圈掀起一阵波澜,《南华早报》9月25日的报道让四家正在申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的公司浮出水面。作为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业内人士,我不禁感慨:香港这次在虚拟资产监管方面确实是动真格的了。牌照争夺战已打响记得6月份新规刚出台时,业内还都在观望。没想到三个月过去,只有OSL和Hash Blockchain两家拿到了零售牌照。现在HKVAX、HKBitEx、Hong Kong BGE和Victo... ...[详细]
-
说实话,最近打开行情软件都需要点勇气,整个加密市场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The Block研究主管Lars的最新报告显示,八月的那波下跌仅仅是个开始,九月的情况更是惨不忍睹。作为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这种持续阴跌的行情确实让人提不起精神。链上活动:熊市的典型特征记得去年这个时候,链上数据可是热闹得很。但上个月,比特币和以太坊的链上交易额合计缩水17.5%,只剩下1450亿美元。特别是比特币... ...[详细]
-
卡尔达诺(ADA)在熊市中逆袭:这次真能突破1.5美元大关?
最近的市场就像过山车,让不少投资者惊出一身冷汗。就在大多数加密货币都在下跌的时候,卡尔达诺(ADA)却显得格外坚挺。说实话,作为一个跟踪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观察者,这种情况确实让人眼前一亮。24小时内3.5%的涨幅看似不大,但在当前环境下,这已经是前50名币种中难得的成绩了。市场寒流中的暖阳记得周四那天,ADA首次突破1美元心理关口时,整个社区都沸腾了。1.02美元的五个月高点虽然短暂,但足以证明这... ...[详细]
-
记得1993年吗?那时候的互联网就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而今天的区块链正处于类似的成长阶段。作为一个经历过互联网从无到有的见证者,我常常感慨技术创新总是惊人地相似。网络信任的奠基时期早期的互联网就像个法律缺失的蛮荒西部。记得我第一次上网时,每小时要支付5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美元),速度却慢得让人抓狂。当时有个流传甚广的漫画:一只狗坐在电脑前,说"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话道出了当时网络世界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