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相辞职策划作秀闹剧的真的员工一场集体精心
上个月OpenAI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集体辞职"大戏,现在回头看简直就像好莱坞精心编排的情节剧。说实话,当我看到700多名员工联名威胁董事会时,第一反应就是:这戏演得也太假了吧?果不其然,最近几位知情人士的爆料证实了我的猜想——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逼宫戏码。谁在背后推动这场闹剧?让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实:真正在背后推动这封联名信的,是那些拿着高额股权、在OpenAI已经待了多年的老油条们。据内...
上个月OpenAI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集体辞职"大戏,现在回头看简直就像好莱坞精心编排的情节剧。说实话,当我看到700多名员工联名威胁董事会时,第一反应就是:这戏演得也太假了吧?果不其然,最近几位知情人士的爆料证实了我的猜想——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逼宫戏码。
谁在背后推动这场闹剧?
让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实:真正在背后推动这封联名信的,是那些拿着高额股权、在OpenAI已经待了多年的老油条们。据内部人士透露,这些人在那个关键的周日晚上疯狂打电话,挨个"劝说"同事签名。说实话,这种操作让我想起了选举季的政治拉票——只不过这次拉的是一群科技精英的签名。
一位不愿具名的现员工私下向我吐槽:"你知道吗?我们就像被裹挟进了一场集体狂欢。那些大佬们把'要么签字要么被孤立'的压力玩得明明白白。"更讽刺的是,这些签了字的员工其实压根没打算真的去微软上班。
为什么没人想去微软?
说到微软,OpenAI的员工们简直避之唯恐不及。一位员工的原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逃离Facebook、Google这些大厂来OpenAI,就是为了躲开那些令人窒息的官僚主义。现在要我们去微软?那还不如直接辞职去考公务员!"
想想也是,这些习惯了硅谷创业公司快节奏的工程师们,怎么能忍受微软那种层层审批的企业文化?我在科技圈混了这么多年,很清楚这两个地方的文化差异有多大——就像把一群野马关进动物园。
真正的顾虑:钱!钱!钱!
不过说到底,最现实的阻碍还是钱的问题。OpenAI的员工待遇简直让人眼红:30万美元起薪,四年200万美元的股权——这还不包括那些超级明星员工的天价package。有位员工跟我算了笔账:"如果公司真垮了,我损失的可是能在湾区全款买房的钱!"
最搞笑的是,当时微软承诺"原样接收"的保证,在OpenAI员工眼里就是个笑话。一位工程师直接嘲讽道:"让我们相信微软会兑现承诺?那还不如相信ChatGPT能预测明天的彩票号码!"
微软员工的怨气冲天
有意思的是,微软这边也是一肚子火。想想看,公司一边裁掉上万名老员工,一边要给这群"空降兵"原封不动地保留待遇?有位微软的老同事跟我诉苦:"我们这些996的老黄牛连年终奖都缩水了,现在倒好,要给这群'造反派'发大红包?"
这场闹剧最终以Altman回归收场,但留下的启示值得玩味:在硅谷,员工忠诚度往往与期权数量成正比。当数百万美元的利益面临风险时,连最理性的工程师也会变成演技派。说到底,这不过是一场精心计算的利益博弈,只不过披上了"企业文化"的浪漫外衣。
- Web3的未来:当聊天软件成为价值创造的入口2025-09-15 04:37
- 8.25数字货币市场观察:比特币遇阻回落 以太坊创高后跳水2025-09-15 03:09
- 美国稳定币立法:一场金融革命的无声引爆点2025-09-15 02:54
- 以太坊新势力:企业国库正如何重塑ETH生态格局?2025-09-15 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