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表 > 产与面精债务革命灵当的双n化商业身资

产与面精债务革命灵当的双n化商业身资

2025-09-19 00:06:20 [加密] 来源:链资百晓

每当我向圈外朋友解释Web3时,总会遇到一个灵魂拷问:这玩意到底怎么赚钱?说实话,这就像向90年代的人解释互联网商业模式一样困难。但经过这两年的摸爬滚打,我逐渐看清了Web3商业模式的迷人之处——它把token变成了会下金蛋的鹅,同时又是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债务炸弹。

传统商业的华丽转身

记得我第一次听说美团估值时,下巴差点掉到地上。这种靠烧钱补贴跑马圈地的玩法,在Web2时代简直司空见惯。但Web3给了我们一个更刺激的选项——直接把公司股权变成token,像发传单一样撒给早期参与者。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游戏点卡,只不过现在点卡能当股票用了。

去年接触过一个Web3外卖项目,他们打算让每个送餐的骑手、订餐的用户都成为股东。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问题在于,当所有人都能轻易获得"股权"时,这个"股权"到底值多少钱?就像小区门口的煎饼摊突然说要上市,你会不会觉得这估值有点魔幻?

Token的双重人格

我见过最戏剧性的一幕是某个DeFi项目token暴跌80%。项目方在Discord里安慰社区说:"别慌,这是在减肥。"后来我才明白,他们是在用价格下跌来抵消前期过度补贴带来的债务。这种"以跌还债"的玩法,简直颠覆了我对商业的认知。

最经典的要数Curve的案例。他们早期疯狂撒钱抢市场,CRV价格从高点跌了90%不止。但神奇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平台手续费收入慢慢填补了这个窟窿。这就像一个人借了高利贷买彩票,结果真的中了头奖还清债务。当然,更多项目没这么幸运,最终变成了"跑得快"游戏。

Web3的资产魔法

说到资产创造,NFT绝对是个绝妙发明。记得去年有个朋友花0.1ETH买了个像素青蛙头像,三个月后卖了15ETH。我问他这玩意值钱在哪,他说:"因为大家都觉得它值钱。"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让传统金融从业者直呼内行。

而LSD(流动性质押衍生品)更是把杠杆玩出了新高度。它就像俄罗斯套娃,每一层都让你感觉资产在增值。但说实话,每次看到DeFi的TVL数字,我都忍不住想:这里面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镜中花水中月?

商业模式的终极对决

最近在研究Blur和Blast的案例,简直是一部精彩的商业谍战剧。Blur先疯狂补贴抢占市场,等大家上钩了,突然推出Blast来转移债务。这就像开赌场的先送你筹码,等你玩high了再开个VIP厅让你输得更惨。

最让我震撼的是USTC的复活术。当所有人都以为新项目是救命稻草时,庄家却在暗中拉盘母币。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操盘手法,让传统市场的坐庄大师都自愧不如。

说到底,Web3商业就像在玩火。把握得好,token就是点石成金的魔法棒;玩砸了,它就会变成吞噬价值的黑洞。但正是这种刺激与风险并存的特性,让Web3成为了这个时代最迷人的商业试验场。

(责任编辑:合约)

推荐文章
  • 8月DOGE行情深度解析:30亿持仓暗藏玄机,暴涨前夜来了?

    8月DOGE行情深度解析:30亿持仓暗藏玄机,暴涨前夜来了? 最近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DOGE的未平仓合约从7月高点一路回落,这背后藏着不少猫腻。说实话,作为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这种状况让我既兴奋又警惕。持仓量背后的秘密虽然55亿美元的历史峰值还差得远,但30亿这个数字也让我眼前一亮。记得今年1月那次疯狂冲顶后,市场就开始玩过山车游戏。7月那次53.5亿的冲刺,就像个没吃饱的猛兽,最终还是蔫了。不过有意思的是,从8月初开始,持仓量又开始偷偷往上爬。这让... ...[详细]
  • 加密市场风云:监管博弈与资本动向全解析

    加密市场风云:监管博弈与资本动向全解析 又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加密市场清晨。监管与创新、合规与突破,各种力量在这个舞台上激烈碰撞。作为一名浸淫币圈多年的投资者,我不得不感叹:这个行业永远不缺大新闻。SEC与币安的监管拉锯战美国证交会(SEC)这次又在币安身上挑毛病了。说实话,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SEC那份法庭文件简直就是"找茬大全"——从Ceffu钱包到底是不是币安的马甲,到客户资金可能被转移出境的指控,每一招都打在要害上。最讽刺的是... ...[详细]
  • 以太坊巨鲸又有大动作!1300万美元ETH异动背后暗藏玄机

    以太坊巨鲸又有大动作!1300万美元ETH异动背后暗藏玄机 嘿各位币圈老铁,今天这行情可太有意思了!刚刚刷手机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让我心头一颤的消息 - 某位以太坊巨鲸大哥又双叒开始搬家了!这次直接把8000个ETH(约合1300万美元)打进了币安钱包,这不是明摆着要搞事情的节奏吗?巨鲸频繁活动为哪般?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是后背发凉。要知道这已经是最近三周内第三次看到这位神秘大佬往交易所转币了,累计已经有12000个ETH进入了交易平台。我翻了下... ...[详细]
  • 一个被资本热捧的隐秘赛道:RWA的机遇与风险

    一个被资本热捧的隐秘赛道:RWA的机遇与风险 说实话,这段时间我一直纠结要不要聊RWA这个话题。这个领域水太深了,很多项目连个影子都还没见着,说得太夸张容易被打脸。但自从三季度以来,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明显指向这里,不少代币都蹭着RWA的概念疯狂上涨。这让我觉得,是时候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新兴赛道了。首先得澄清,RWA可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你去某些非官方平台看看,人家早就专门为RWA开了个板块,列了24个相关代币,比如AAVE这些老面孔。简单来说,R... ...[详细]
  •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 稳定币这个市场简直热得发烫。无论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佬,还是加密圈的技术极客,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对这股"稳定币专用链"的热潮持保留态度。看看现在市场上的动作:Stripe悄咪咪地在搞区块链,Circle高调宣布要搞自己的链,Tether更是四处撒钱投资链项目。连Robinhood、摩根大通这些传统机构也来凑热闹。这让我... ...[详细]
  • 市场暴跌中的精准狙击:我是如何带团队狂揽8700美元利润的

    市场暴跌中的精准狙击:我是如何带团队狂揽8700美元利润的 凌晨三点,当大多数投资者还在睡梦中时,我们团队的工作群突然炸开了锅。看着比特币和以太坊的K线图突然跳水,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简直让人难忘。说实话,这种行情我们已经等待了整整一周。记得昨天下午复盘时,我就反复强调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空头信号。从MACD指标的死叉到成交量异动,再到关键支撑位的突破迹象,所有技术指标都在发出警报。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让团队成员重仓做空的,是那个经典的"乌云盖顶"形态。以太... ...[详细]
  • 加密货币寒冬正是布局良机?资深投资人道破玄机

    加密货币寒冬正是布局良机?资深投资人道破玄机 说实话,现在投资加密货币确实需要点勇气。但你知道吗?有个懂行的人正在逆向操作。前a16z明星合伙人凯蒂·霍恩最近在TechCrunch Disrupt论坛上的一番话,让我这个老金融人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市场时机这件事。还记得去年那些唱衰加密货币的声音吗?霍恩却用了个很有意思的比喻:"现在市场就像盛夏的蝉鸣,表面看似喧嚣,实则暗藏机会。"她管理的Haun Ventures在熊市中悄悄布局,就像猎人耐心等... ...[详细]
  • 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多头被迫离场背后的故事

    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多头被迫离场背后的故事 这几天的比特币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价格好不容易爬升了一点,本该让持有者们松口气,可就在这上涨行情中,却出现了个奇怪现象——多头们反而纷纷割肉离场。这就像是在派对上看到有人提前离场,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多头为何在上涨时逃离?资深加密货币分析师SignalQuant最近分享了个有趣的观察:比特币价格每往上爬一步,多头头寸就跟着减少一部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想象一下,你买了一只股票准备长期持有,结... ...[详细]
  • Rollup经济学的幕后操盘手:排序器的权力游戏与出路

    Rollup经济学的幕后操盘手:排序器的权力游戏与出路 作为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我一直在密切关注Rollup技术的发展。不得不说,这个被称为以太坊扩容利器的解决方案,在实际运营中展示出了令人着迷的经济博弈。特别是其中排序器这个角色,正在成为各方争夺的利润焦点。Rollup经济的三角关系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正在使用某个Layer2网络转账。这笔交易背后其实上演着一场精彩的"三国演义"。用户(你)、Rollup运营商和以太坊主网这三个角色,构成了一个微妙的... ...[详细]
  • SEC新规重拳出击:基金命名不能再挂羊头卖狗肉

    SEC新规重拳出击:基金命名不能再挂羊头卖狗肉 这几天华尔街可不太平,SEC(美国证监会)又放大招了,把那个已经80多岁高龄的"基金命名规则"给彻底升级了。说白了就是,以后再想给基金起个高大上的名字忽悠投资人,可没那么容易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早就看那些夸大其词的基金名称不顺眼了。新规的核心:名副其实的投资记得去年有个朋友给我看一支名为"绿色科技成长基金"的产品,结果仔细一看持仓,居然重仓了好几家传统能源公司。当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