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挖掘 > 抽象场正3体账户在重革命一验的技术塑W

抽象场正3体账户在重革命一验的技术塑W

2025-09-18 17:35:50 [资源] 来源:链资百晓

记得2021年那个秋天吗?V神带着EIP-4337提案闯进了我们的视野,就像当年比特币白皮书问世时那样令人振奋。两年过去,这项被称为"账户抽象"的技术正在悄悄改变着Web3世界的游戏规则。

从技术困境到理想方案

以太坊的账户系统就像是一部老式座机电话——功能单一、操作复杂。想象一下,每次转账都要手动输入私钥,就像每次打电话都要先拨通接线员。开发者们尝试过各种方案:EIP-86像给老房子加装电梯,EIP-2938试图重装修,而EIP-4337干脆选择在旁边盖栋新楼。

最近我在Polygon上体验AA钱包时,那种丝滑感让我想起了第一次用iPhone的触控体验。不用操心gas费,不用备份助记词,这才是普通用户需要的Web3入口。

多链时代的AA百态

现在AA的发展有点像智能手机早期时代,各家都在尝试不同的实现路径。Starknet和zkSync就像是iOS系统,原生支持AA功能;而Polygon、Arbitrum这些则像是安卓阵营,通过兼容方案追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zkSync的方案,他们把Operator和bootloader配合的设计,就像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让复杂的技术在后台默默工作,给用户最简洁的操作界面。

数据背后的AA热潮

最近AA账户数量暴增80%的数据让我想起了2013年智能手机的普及曲线。Polygon和Optimism就像是当年的三星和小米,通过亲民策略快速抢占市场。CyberConnect的社交应用更是证明了:当技术门槛降低,用户的热情超乎想象。

不过Bundler市场被Pimlico垄断的情况也令人担忧,这让我想起了早期安卓应用商店的乱象。健康的生态需要更多竞争者加入。

商业机会与挑战并存

Paymaster让我想起了早期的支付宝。想象一下,未来游戏玩家可以用游戏代币支付gas,DeFi用户可以用稳定币交易,这种无缝体验将彻底改变使用习惯。

最近测试Stackup的SDK时,我发现他们的私有池模式特别适合机构用户。这让我意识到,Bundler市场可能会像云计算服务一样,分化出公有云和私有云两种模式。

NFT与社交的新可能

ERC-6551的出现让NFT变成了"会下金蛋的鹅"。上周我看到一个游戏道具NFT里竟然存着价值上千美元的游戏币,这种可组合性让我看到了全链游戏的未来。

社交恢复功能则解决了我的心头大患——终于不用再担心丢助记词了。这让我想起第一次设置iPhone面容识别时的安心感。

Intent:下一代交互范式

理解Intent就像理解Siri和传统手机键盘的区别。最近用Telegram bot交易时,我只需要说"买1000美元ETH",剩下的都交给系统处理。

但这里有个有趣的悖论:越是智能的系统,越需要用户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未来AA+Intent的钱包可能会由科技巨头推出——普通用户更愿意相信苹果或谷歌的技术。

展望与思考

看着Pimlico和Stackup的市场表现,我仿佛看到了早期亚马逊和eBay的竞争。这个市场还处在拓荒阶段,谁能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上取得突破,谁就可能成为Web3时代的"支付宝"。

最后想说的是,技术终将回归人性。AA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酷炫,而在于它让区块链技术真正变得触手可及。就像触控屏改变了人机交互方式一样,AA正在重塑我们与区块链的互动方式。

(责任编辑:深度)

推荐文章
  • 比特币为何在用户活跃度上碾压以太坊?一场意想不到的较量

    比特币为何在用户活跃度上碾压以太坊?一场意想不到的较量 最近我在研究链上数据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以太坊在智能合约领域独占鳌头,成为了DeFi和NFT的主战场,但在日常用户活跃度上,老大哥比特币依然稳坐头把交椅。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话——姜还是老的辣。数据不会说谎:比特币活跃地址遥遥领先9月15日的数据显示,比特币当日活跃地址超过80万个,这个数字是以太坊的两倍还要多。这让我很惊讶,因为以太坊这个"全能选手"不仅能像比特币一样进行价值转移,还能运行各种... ...[详细]
  • Solana涅槃重生:从谷底反弹的公链奇迹

    Solana涅槃重生:从谷底反弹的公链奇迹 区块链世界永远不乏戏剧性的反转故事,而Solana今年的表现无疑是其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记得去年这个时候,Solana还深陷FTX暴雷的泥潭,代币价格跌破8美元,外界几乎要给它判死刑。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后,在今年的Breakpoint大会上,Solana不仅找回了场子,还让整个加密圈重新审视这个"打不死的小强"。数据不会说谎:Solana的强势回归说真的,看着Solana这波反弹,我不禁想起那句老... ...[详细]
  • 比特币矿工的黄金时代能持续多久?

    比特币矿工的黄金时代能持续多久? 最近比特币市场就像坐上了火箭,价格一路飙升不带喘气的。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种行情让矿工们笑得合不拢嘴。记得去年8月到10月中旬那会儿,比特币价格还在2万美元左右徘徊,矿工们愁眉不展的样子还历历在目。谁能想到10月22日突然冲破3万美元大关,现在更是站稳3.5万美元,简直是上演了一出"绝地反击"的好戏。矿企财报背后的故事看看Marathon Digital、Bitfa... ...[详细]
  • 11月9日比特币行情预测:4万美元大关近在咫尺?多单狂欢后需警惕风险!

    11月9日比特币行情预测:4万美元大关近在咫尺?多单狂欢后需警惕风险! 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今天看到BTC突破上升三角形态时,内心既兴奋又忐忑。37000美元这个关键点位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突破,40000美元或许指日可待;但如果在这个位置受阻回落,可能就要面临一波深度回调了。今日重磅新闻速览1. 美国SEC继续对币安穷追猛打,直接拒绝了他们要求驳回诉讼的申请。SEC态度强硬地表示币安的法律分析站不住脚,这让我想起去年SEC对Ripple... ...[详细]
  • OMPDEX:一场去中心化交易的革命正在发生

    OMPDEX:一场去中心化交易的革命正在发生 最近我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OMPDEX这个新兴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不得不承认这个平台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建立在OMP公链上的交易新秀,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真正的资产掌控权记得去年某大所暴雷事件吗?那可是给所有交易者上了血淋淋的一课。OMPDEX最打动我的就是它彻底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我们这些老玩家都知道,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就... ...[详细]
  • 当数字艺术品被盗:这个新时代的法律困境

    当数字艺术品被盗:这个新时代的法律困境 还记得去年那起轰动一时的数字藏品盗窃案吗?有人利用平台漏洞,盗走了价值不菲的数字艺术藏品。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我们正处在一个传统法律和新技术剧烈碰撞的时代。数字藏品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数字藏品就像是数字世界里的"限量版签名球衣"。它们基于区块链技术,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我收藏的一件数字艺术品上就打着我的专属签名,这种感觉跟实体收藏品没啥两样。但问题来了:这些东西在法律上到底算什么?有人...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突变:ETH突破1900美元,XRP强势领涨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突变:ETH突破1900美元,XRP强势领涨 最近这段时间,加密货币市场可谓是风云变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我发现这次的行情波动特别值得玩味。以太坊(ETH)突然发力,一举突破1900美元关口,创下近三个月来的新高,这确实让人感到惊喜。说实话,比特币(BTC)的表现也很抢眼,稳稳站在35000美元上方。但更让我意外的是,今天凌晨5点45分左右,比特币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价格瞬间跌至34448美元。当时我正在... ...[详细]
  • 当社恐遇上元宇宙:一场虚拟世界的社交革命正在上演

    当社恐遇上元宇宙:一场虚拟世界的社交革命正在上演 最近,一个有趣的社交现象悄然兴起:几百个陌生人打开手机定位,在城市里玩起了成人版"躲猫猫"。说实话,看到朋友圈里晒的这些照片,我这个资深社恐患者既向往又害怕。这种新型社交游戏让我想起了大学时躲在宿舍玩《光遇》的日子——不需要暴露真实身份,却能享受互动的乐趣。虚拟社交的前世今生说起来,虚拟社交的历史比你想象的还要久远。记得我外公曾经提到,上世纪他们那群无线电爱好者就通过HAM社群进行"空中聚会"——... ...[详细]
  • 市场脉搏 |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

    市场脉搏 |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 最近LDO的走势相当有意思,这支币种在突破上升通道后,在1.62-1.63美元这个位置连续两天都像撞了天花板似的,怎么也上不去。说实话,这种走势让我想起上周在咖啡馆遇到的一个老交易员朋友说的:"价格反复测试一个位置,要么突破,要么回调"。从成交量来看,这次突破确实有诚意,但无奈上方压力太大。我建议想要布局的朋友不妨耐心等待回踩1.4-1.44美元支撑带的机会,这个地方就像是个打折区,性价比不错。目... ...[详细]
  • 美国政府暗中布局比特币:一场价值百亿的被动投资

    美国政府暗中布局比特币:一场价值百亿的被动投资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美国政府持有20万枚比特币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这可真是个黑色幽默啊!记得2014年那会儿,联邦政府还在拍卖会上小心翼翼地处理没收来的比特币,生怕沾上什么风险。谁能想到十年后的今天,这些"赃物"摇身一变成了价值50亿美元的香饽饽?我认识不少早期比特币玩家都后悔卖早了,现在看来,最大的"hodler"(长期持有者)居然是山姆大叔。无心插柳的加密货币巨鲸想想看这个画面:执法部门... ...[详细]